環境前線:誰來詮釋河岸文化

No Comment - Post a comment

2009/02/25 苦勞報導
拆後第四天,桃園縣府提安置計畫
蕭立峻
苦勞網特約記者

沙烏瓦知部落拆除後第四天(2/24),桃園縣府終於「想到」安置計畫了。安置計畫由桃園縣原民處跟族人協調,一共有兩個方案:其一,免費住在桃園縣原住民會館一年;其二,提供每個人一個月3,000元的租屋補助一年。族人問:「那一年以後呢?」沒有人回答。

部落牧師張進財指出,如果住原住民會館,一來現在的東西沒地方放,一年以後也還是沒有地方去,沙烏瓦知部落裡的人大多沒有在上班、沒有收入,年紀大了在河邊種種菜、水田,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就算政府補助一個月3,000元,還是沒有辦法租房子。「如果就地居住真的不可能的話,希望至少能找一塊地讓我們生活。」張進財說着族人的心聲。

對於就地居住或找地都不能作主的原民處,把部落的要求帶回縣府,這次倒是很快地在當天(2/24)下午就有了回應,桃園縣水務處願意提供一塊120 坪大小的地,但是「只能種菜、不能蓋房子」,張進財表示「這樣沒辦法解決問題啊,我們還是沒地方住。」縣府和部落約明天(2/26)早上10:00看地,部落族人正討論着要不要赴約。

第五天了,無家可歸的族人,還是暫時棲身在部落旁的河濱公園中,期間大溪鎮公所來「關心」過兩次,要求族人不能睡在公園裡,因為這裡是讓人來運動、休閒的,並發出最後通牒「下星期一以前,一定要搬走;否則........」否則能怎麼樣呢?開罰單?鎮公所應該也知道,族人沒有地方可以去了。

生活的部份,鎮公所不讓使用公園廁所,族人只好回到部落,把原來一間沒有完全被毀的廁所,修了一下;洗澡則把原來的水管接到一個地方,勉強可以洗;吃飯現在中、晚兩餐大家一起吃,輪流煮飯,一天輪兩戶,米用大家的錢一起買,菜則是看輪到誰,誰想辦法;睡覺的帳篷已經有關心的民眾送過去。

「或許因為我們人數少,縣政府好像都沒有壓力」張進財說。目前,包含沙烏瓦知、崁津、三鶯等部落的聯合自救會,計畫要到總統府前抗議,要求政府正視河岸部落的居住問題。


http://www.lihpao.com/news/in_p1.php?art_id=28457
環境前線:誰來詮釋河岸文化
更新時間:2009-02-23 22:44:07
   記者∕作者:王舜薇


桃園縣大溪武嶺橋下的沙烏瓦知部落與上游的崁津部落阿美族原住民,19日前往行政院大門前,以集體落髮抗議桃園縣政府強迫遷離,力保在平地的家園。(圖/中央社)
■王舜薇

位於桃園縣武嶺橋下、大漢溪畔的撒烏瓦知部落,在本月20日遭到桃園縣政府以位於行水區、違反水利法為由強制拆除。這個已存在30年以上的阿美族部落瞬間變成廢墟,數十位居民無家可歸,成為繼台北縣三鶯部落之後,又一個遭到公權力壓迫的都市原住民部落。

縣政府雖祭出水利法認定原住民違法,但對於「行水區」的認定標準和其所需提出的水利勘查報告卻一再打迷糊仗。而另一個台面上的拆遷理由,即是要修建沿河單車道,因此違法部落的存在有礙工程進行及美觀。依體委會「北部地區自行車道串聯計畫」所規劃,三鶯至武嶺橋段自行車道工程全長7公里,完成後將串聯桃園縣既有的大溪月眉單車道、龍潭三坑自行車道,並與大台北自行車道系統相接,預計今年4到5月間完工。

週末假日,撒烏瓦知部落居民忙著清理拆除過後滿目瘡痍的家園,挑出還能使用的建材及鐵皮,準備日後重建;相隔不到一百公尺之外,缺子堤防河濱公園整天來去都是從事假日休憩的民眾,不時好奇地望向部落居民暫時棲身的公園涼亭,卻少有人走近關心。公園內還有一個籃球場大小的人工湖,但真正的河川與人們近在咫尺,卻被高聳堤防分隔兩邊,看起來分外諷刺。

當居民揮汗在瓦礫堆中整理、搬運時,不時有單車客經過部落中未成型的道路,從鶯歌方向、從武嶺橋方向騎過來的都有。多數人默默地下車牽車,繞過地上的碎石鐵釘,有些人則停下來,趨前小心翼翼問一句:「前面還有路嗎?」一位民眾可能是看到了新聞報導,對於事件稍有概念,但問起是否已有完善的安置計畫才進行拆遷,居民也只能無奈搖頭。

都市原住民部落事件除了反映整體國家政策失調、政治經濟發展脈絡使原住民不得不離鄉背井、利用河川地求生存之外,也透露出政府對於河岸文化想像的貧弱。事實上,河川的主要功能並非休憩,而是防洪導水,現今看到的許多親水河岸休閒設施,其實只是河濱新生地的附加利用,但幾乎千篇一律被定位成河濱公園、單車道、露天咖啡座的標準組合。落在中產階級想像之外的原住民部落,就必然地變成政商想要剷除的毒瘤。

當部落族人在公園涼亭內搭起簡單的炊事設備,準備烹煮克難的午餐時,他們強調自己在河邊種植的蔬菜絕對沒有噴灑農藥。相較於許多違法佔用河川地、造成污染的砂石場與工廠,原住民利用河川地捕魚、務農、自耕自食,建立起可長遠利用的生態系統,若規劃得當,難道不能成為一種另類的河岸景觀?原住民臨水而居,與河川關係緊密,難道無法結合縣市河川巡守員和原住民部落,共同監督河川與土地的使用?事實上,若實地走訪撒烏瓦知部落,就會發現緊鄰部落的一個大排水溝,經常發出陣陣臭味。據居民表示,這可能是因為位在高處的工廠排放廢水所致。如此明顯的毒瘤,桃園縣的環保單位看到了嗎?

距離撒烏瓦知部落不遠、位於大漢溪上游附近的崁津部落,同樣面臨拆遷的危機。經由部落族人介紹,可以發現原住民在此的生活充分與自然生態結合,所種植的作物和家戶型態也呈現了他們將原鄉與異地融合的結果。當「樂活」逐漸變成教條化的口號,我們卻在被主流意見輕視的原住民部落裡找到互助生活的具體實踐,難道不該讓他們的經驗和歷史被看到?

我想起崁津部落青年說的一句看似簡單,卻意味深遠的話:「從我們部落這裡望出去,看得到崁津橋,但從崁津橋上卻看不到我們。」大溪鎮公所斥資千萬打造的崁津橋有巨大的光雕夜景、造型突出,配合橋畔公園綠美化工程,企圖帶動大漢溪畔的觀光人潮。恢弘的建設遮蔽了已存在多年的部落,環境與人的互動關係被發展所遺忘,甚至遭受丟棄的待遇。

單車道的興設,就是為了讓人們能夠便捷地到達較不為人知的角落,而不造成環境的負擔。若單車行經的地方都是千篇一律的人工設施或美化過後的經濟發展樣貌,豈不是失去了探索的樂趣?單車本是綠色運輸的好選項,追求美好生活品質的單車族,相信也不願樂見多元的河岸文化遭到摧殘。文化來自於互動,單車客與原住民部落的交流可能性可以被公開討論,而這並不能被國家權力所阻擋。去年在反對淡北快速道路案上,我們看到單車族積極參與連署與街頭行動,為自身權益發聲,形成壓力的實力不容小覷;應該發揮同樣的力量,讓身處城市邊緣的都市原住民也加入河岸文化的詮釋行列,將環境正義更落實到「人」的身上。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執行祕書)

 
收藏本文: HEMiDEMi個人書籤 MyShare個人書籤 Yahoo分享書籤 funP推推王

This Post has No Comment Add your own!

張貼留言